“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给‘小电驴’充电,现在下楼就能充,省心又安全!”家住怀化市溆浦县民投公园小区的刘女士,如今每天下班回家,轻松把电动车往楼下一停,手机一扫,充电就搞定了。
这份便利,得益于溆浦县在城区精心布局的185个充电站点、2356个充电端口。这张覆盖全城的“充电网”,正让像刘女士一样的3.19万户城区居民,给自家电动自行车充电变得像下楼买菜一样简单。
科学规划先行,精准编织“充电地图”。溆浦县以需求为导向,通过科学规划构建便捷充电网络。聚焦居住核心,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充电设施建设结合,在居民楼院、社区公共空间“见缝插针”布点;覆盖出行节点,在大型商超、医院、学校、交通枢纽等高频人流区域同步建站,满足途中补电需求;智慧选址赋能,运用数据分析预判需求热点,实现充电资源与居民活动轨迹的精准匹配。目前,城区住宅小区充电设施覆盖率已突破85%,一张便捷高效的“5分钟充电服务圈”清晰呈现。
多元共建共管,激活市场“一池春水”。为破解资金与运营难题,溆浦采用“政府引导 + 市场运作”模式。政策撬动社会资本,政府明确建设标准、协调场地,吸引专业企业投资,社会资本占比超总投资 80%;物业协同增效,鼓励物业参与日常维护、秩序引导与安全宣传,形成“建设—管理—服务”闭环。“城市经典”小区物业不仅协助选址,还安排保安定时巡查设备、清理杂物,推送安全提醒;智能平台统管,全县充电桩接入智慧管理平台,居民可通过手机APP完成“查桩—导航—支付—反馈”全流程,后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故障响应效率提升超 50%。
筑牢安全底线,让便捷与安心同行。安全是充电服务的核心,溆浦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。硬标准护航,所有设施遵循国家电气安全规范,标配过载保护、自动断电及高等级防水功能;“防火墙” 升级,重点区域加装智能烟感、灭火装置及视频监控,部分站点试点“充电柜+喷淋”双重防护;网格化监管:建立街道、社区、运营企业三级巡查机制,消防部门定期专项检查,隐患整改率保持100%,县住建局每月联合多部门开展拉网式检查,重点排查线路老化、设备完好性及消防通道畅通性。
长效制度保障,托举民生“稳稳幸福”。政策定盘,出台《溆浦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》,明确各方权责、收费标准及安全要求;部门联动,住建牵头,发改、市监、应急、消防等部门协同,在新建住宅项目审批阶段即要求同步规划建设充电设施,确保“新小区无欠账”;动态优化,通过居民反馈绿色通道和数据监测,持续优化点位布局。
从让人提心吊胆的“飞线充电”,到从容安心的“下楼即充”,溆浦县用2356个充电端口,不仅连起了1.3万辆电动车的“能量线”,更接通了老百姓心里的“满意线”。小端口撬动大民生,这份充满温度的“溆浦经验”,正成为中小城市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的有益参照。
责编:周家庄
来源:怀化市消防救援支队